核心提示
中級車歷來都是日系車的主打市場,雅閣、凱美瑞、天籟這日系“三駕馬車”在中級車市場領風騷已經不是一年,這也讓業(yè)內的一種說法成為很多人的共識:主流日系廠商在價格戰(zhàn)方面有著某種神秘的默契,總是能夠不約而同,共同進退。近來中級車市場的價格堅挺,又讓這一論點多了一個論據。但市場總有不安分的“鲇魚”、趁勢出擊的攪局者。此次,一汽馬自達就扮演了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角色,一出手就與對手背道而馳。
2011,B級車出現降價
上月底比亞迪降價聲猶在耳,這一次,一汽馬自達又出手了。
近日,一汽馬自達推出了裝配6氣囊、8探頭泊車雷達,售價僅17.98萬元的睿翼精英版車型。同時,一汽馬自達經銷商在全國各地發(fā)動了2011款馬自達6的價格攻勢,直接把2011款馬自達6的終端售價拉低到了14萬元價格區(qū)間。
市場人士驚呼,17.98萬元的睿翼精英版和14萬元區(qū)間的2011款馬自達6刷新了B級高端車型和B級低端車型的價格紀錄新低。不僅如此,在產能方面,由于新工廠投入使用,一汽馬自達今年更是甩開了困擾多年的產能瓶頸,車輛資源供應充足。
馬自達的降價,讓人聯想到上月中下旬比亞迪降價攻勢所帶來的價格戰(zhàn)開打的爭論。如果說比亞迪讓很多人對今年車市降價看到希望的話,一汽馬自達這次對睿翼、馬6等產品的價格調整,無疑把消費者的降價期望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降價,二線品牌搶占市場
在車市價格都還堅挺的時刻,逆勢而動、動用重磅價格武器并且準備了充足的彈藥直接向對手包抄猛攻的一汽馬自達打破了日系車之間微妙的默契。
記者從幾位業(yè)內人士那里了解到,隱藏在重磅價格武器背后的,是一汽馬自達對今年市場的巨大野心。用一位自稱了解內情的人士的話說,一汽馬自達看準了B級車市場整體產能缺乏的軟肋,才選擇在現在這個時候出手。
雖然如今市場上聽到更多的是產能過剩的聲音,但對于B級車來說,產能缺乏確實是一個存在的事實。2011年,由于大城市可能普遍推行限購措施以及其他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多數日系廠商在B級車的產能安排上都采取了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主流德系廠商已經滿負荷運轉,產能無法大幅增加。權威部門數據顯示,今年,A+及B級車主流車型的排產計劃為188萬輛,相比去年176萬的銷量,產能僅增長7%。而根據宏觀經濟走勢及私人購車需求的變化,業(yè)界普遍預測,今年A+及B級車市場的銷量增速將達到15%左右,也就是說,有將近203萬輛的市場需求。據此推測,今年A+及B級車市場,存在約15萬輛的產銷缺口。
排產不足或產能有限,導致車輛資源缺乏,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B級車消費者都極有可能不得不承受漲價的現實。但這對于那些二線品牌來說,確是一個挺進的機會。在對手漲價和車源緊張的時候,如果馬自達這些二線品牌在產能無憂的情況下大打價格牌,顯然是想“趁火打劫”,迅速吞噬產銷缺口。同時,及時的車輛供給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吸引力十足。因此,這些二線品牌希望借此來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在今年搶食到更多的蛋糕。
(摘自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