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菲亞特即將成為克萊斯勒的控股股東,以及廣汽菲亞特國產進程進入倒計時,克萊斯勒的國產計劃也被提上日程。
“克萊斯勒肯定要國產,通過廣汽菲亞特平臺生產。因為克萊斯勒和東南汽車的合作關系還沒有結束,所以克萊斯勒國產的時間點還沒有確定。”克萊斯勒中國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合作協議或成障礙
“我們正在和東南汽車談判,希望盡快結束和東南汽車的合作關系。處理好這些歷史遺留問題,我們就可以引進進口大捷龍,談克萊斯勒國產的事情?!笨巳R斯勒另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東南汽車和克萊斯勒自2005年開始技術合作,克萊斯勒授權東南汽車國產克萊斯勒道奇大捷龍,合作期間,克萊斯勒不能引進進口道奇大捷龍??巳R斯勒一家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國產大捷龍已經停產,另外一款國產車型凱領還在銷售。
“如果東南汽車的條件不苛刻,我們就會提前結束和東南汽車的技術合作關系,否則我們就繼續(xù)等待直到雙方合作協議結束?!笨巳R斯勒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克萊斯勒一經銷商對記者說,克萊斯勒一直沒有國產,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生產廠商,因為和北京奔馳以及東南汽車合作不成功讓他們再找合作伙伴時有點害怕,但國產肯定是必然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市場對克萊斯勒的吸引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克萊斯勒不想在中美關系不佳的時候成為替罪羊,每次中美關系有摩擦時,克萊斯勒的車型都會出現召回或者碰到反傾銷的問題。
“菲亞特的國產車型放在2012年和2013年,公司計劃從2013年開始國產克萊斯勒,生產轎車掛菲亞特車標,生產指南者掛克萊斯勒車標,國產的車型應該是道奇旗下車型,因為道奇車型比較適合大眾消費?!笨巳R斯勒中國上述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借力菲亞特完成中國目標
克萊斯勒在中國勢頭越來越猛,繼2010年在華市場銷售3.1萬輛之后,2011年克萊斯勒的銷量目標為4萬輛。菲亞特集團在美國成功控股克萊斯勒后,針對克萊斯勒旗下產品將進行一系列的整合調整。在中國,廣汽菲亞特除即將引進的菲亞特500車型外,有可能將部分克萊斯勒旗下產品于后年國產。
菲亞特CEO馬爾喬內在“前進之路”五年規(guī)劃會上表示,在2014~2015年實現中國市場2%占有率的計劃,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1800萬輛,按2000萬輛的年產銷量來計,菲亞特在2014~2015年的中國年產銷量應在40萬輛左右。
但廣汽菲亞特的建設計劃與馬爾喬內對中國市場的想象有差距。
廣汽菲亞特披露,一期形成年產14萬輛整車和年產22萬臺發(fā)動機的生產能力。其后,爭取在2014~2015年形成年產銷25萬~30萬輛的整車規(guī)模。按照廣汽菲亞特此前的規(guī)劃,其首款車型“C-medium”要在2012年才能上市,之后每年導入一款新車,這也就意味著,3年內,僅依靠三款車來達到40萬輛的年銷量,這個任務之前鮮有廠商完成。
把克萊斯勒拉進廣汽菲亞特體系,是菲亞特不得不做的選擇。自2007年,戴姆勒將所持克萊斯勒股份全部拋售,克萊斯勒被迫退出北京奔馳合資體系后,克萊斯勒終于有機會重返中國市場。
(摘自第一財經日報)